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
项目介绍
2022年4月,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日专家组公布了2022年3月项目中报指南通过企业名单,大连捷径科技有限公司顺利获批,是3月批次东北唯一软件开发科技公司。
2022年7月,教有部产学合件协同有人项目专家经公布了2022年6月项日中报指南通过企业名单,大连捷径科技有限公司再次入选,再获国家级认可。
3月入选项目类型及项目数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10项
师资培训项目  10项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5项
6月入选项目类型及项目数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10项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  10项
序号
学校名称
学院名称
申请人
项目类型
申报题目
状态
  • 01
    大连海事大学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曲老师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区块链技术导论与应用
    协议已确认
    项目背景:《区块链技术导论》课程是大连海事大学校级选修课,了解区块链及产业化应用对于培养学生对本专业兴趣以及掌握学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本课程建设刚起步,内容和实践亟待完善。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门课,区块链技术导论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以下简称教改)于2021年上半年,在课堂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大纲的设计,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区块链前沿的技术和产业化应用方向。利用国家精品在线资源完成基础理论学习,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并在此后的实践教学中持续改进。

    项目目标:1)打造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建立“线上+线下”混动的教学模式;3)建立完善的校企协同建设与教学机制。

    主要内容:1)实验教学;2)线上自学;3)翻转课堂;4)案例教学;5)传统课堂讲授;6)课后阅读。

    预期成果:1)教学内容和资源建设;2)精品课程申报。
  • 02
    中国政法大学
    商学院
    许老师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数字经济理论前沿与案例研究
    审核中
    项目背景:近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显示,数字经济增加值已由2011年的9.5万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0.3%提升到36.2%。数字技术支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的作用和地位将继续提升,是今后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维护和提升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稳定性安全性的重要依托。
    当前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加速,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撬动经济增长的新杠杆,成为各国提振经济的重要方向,数字技术在国家治理中的广泛运用也成为重要趋势。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项目目标和主要内容:通过对数字经济理论前沿和相关案例的探讨,使学生在本课程中了解(1)数字经济概述。数字经济概述主要探讨数字经济领域中相较于传统经济的不同点,和数字经济特有的性质,例如数字经济中的动态竞争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网络效应和网络外部性、数字经济中可竞争市场结构、主导企业结构。此外,介绍数字经济中可能存在的垄断行为风险,现有数字经济中各国政府的沿革和规制方案。(2)数字经济领域的相关理论。本讲主要基于数字经济相关特征介绍该领域内相关的经济学理论,主要侧重于双边市场理论、平台理论、网络经济学理论、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在相关理论基础上,探讨数字经济领域中的企业行为,主要在于企业的竞争行为与潜在和合作(合谋)行为,以及相关行为对市场结构和社会福利的影响。(3)数字经济领域的主体行为。本讲主要探讨数字经济领域中的竞争政策,在企业主体行为下,竞争政策引导的规制方案和主要方向,政府在数字经济中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在数字经济领域中,数字经济平台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例如,数字经济平台的需求聚类和精准供给机制、数字经济平台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区块链技术与数字经济的融合。(4)数字经济领域典型案例。本讲主要通过3-5个典型案例,运用数字经济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数字经济中主要的特征问题和相关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对案例研究的结论进行深入探讨和必要的延伸,使学生能够理解数字经济中相关市场中的个案分析方法和主要方向。

    预期成果:
    (1)系统性地建立数字经济领域中理论前沿和案例分析教学改革方案,以前沿理论为基础,以案例分析和研究为外延,使学生能够在理论结合实践层面深度了解国内外数字经济发展机制,以及数字经济市场运行规律,以便进一步厘清数字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和脉络。
    (2)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将完成相关教材《数字经济市场:规则、行为与规制》,形成更加系统和完善的教育教学基础与未来进一步优化的方案。
  • 03
    辽宁理工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
    吕老师
    师资培训
    辽宁省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及管理行为研究
    审核中
    项目背景:防疫政策下,高校大学生的线上学习、上网“冲浪”无疑已经构成了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更成为了落实高校和谐稳定、加强高校建设的重要环节。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具的高校宣传平台,在其担负着引导功能、服务功能、维稳功能和信息承载功能上,正面临着重要的考验。

    项目目标和主要内容:本项目将从辽宁省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及管理行为入手;旨在贯彻落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教学实践;配合本校的实验实训资源及“大连捷径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通过对省内各高校的信息生产流程、内容原创力、传播效果、舆论效果、媒介经营管理情况五个方面加以检测、分析和研究;排查当前的问题、给出可执行的解决方案;以实现优化高校宣传平台的传播效果和运营思路,提高校内舆论的把控力、影响力、公信力的目的。最终形成“辽宁省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及管理行为研究”报告或论文一份,与项目实践相关的专利一项。

    预期成果:项目以贯彻落实专业特色及其措施,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巩固已有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专业教师的产教融合水平,落实校企合作深度、提高学校的行业影响力,服务区域经济、提升学生核心就业力为主要建设目标;以贯彻“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创新理念,呼应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强化学生融媒体技术的创造力,进一步落实“产学研”融合,以区域动向为切入点推动产业变革为主要特色。由于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可操作性;同时,项目研究过程与课程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理念、产教融合实践密切相关;因此,项目成果及经验可以在新闻传播类相关专业的教学中推广。
  • 04
    辽宁理工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
    孙老师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广播电视学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审核中
    项目背景:我校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一直致力于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广播电视学专业是一个立足理论教学,注重实操能力培养的传统文科专业,响应新文科视野和时代召唤,传统文科教学应及时转型,以适应未来传媒行业发展的需求。
    学生的影视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建立在系统化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因此理论课程在广播电视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教研中,我们发现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知识缺乏深度,课程教法单调枯燥,评价体系过于单一,过程考核改革流于形式等问题,有必要进行研讨与改进。

    项目目标:其一,挖掘课程核心内涵,实现理论课程的深刻性、趣味性、实用性。
    其二,打破传统课堂格局,提升教师理论课程教学水平。

    主要内容:
    (一)激发课程活力,注重理论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建设
    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与时俱进,并能准确地将前沿理念传授给学生,才能让教学保新保鲜。同时,加强德育培养,深化课程思政,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保证教学计划的逻辑性,皆是内涵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转变课堂形式,从传统文科“封闭型”课堂向新文科“开放型”课堂转变
    新文科理念注重“成果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师以此为出发点,围绕“课程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设计恰当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实现目标成果,兼顾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
    (三)建立拓展延伸,由基础理论教学向多元课堂转化
    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擅长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专业问题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师不能仅拘泥于传统的多媒体课堂,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可以将实践教学有效地融入理论教学中,拓宽多元渠道延伸理论课堂,通过实践,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更加深刻。

    预期成果:
    1.以理论课程为依托,推选学生作品参加创新创业比赛;
    2.加强广播电视学专业影视编导创新团队建设;
    3.在省级刊物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2篇;
    4.完成项目研究成果实践应用报告一份。
  • 05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软件学院
    肖老师
    师资培训
    数字经济时代学科交叉融合师资培训
    审核中
    项目背景:伴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崛起,企业、机构的区块链应用建设如火如荼。“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并且在数字经济产业专栏中专门对区块链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2021年全球风险格局报告》认为网络安全风险是全世界今后将面临的一项重大风险。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网络安全的游戏规则。通过分析网络流量、识别恶意应用,智能算法将在保护人类免受网络安全威胁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18年以来,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VR、5G、区块链、边缘智能等新技术的交汇融合,持续加速技术创新。与此同时,伴随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建设热潮,各地与大数据相关的园区加速落地,大数据产业持续增长。

    项目目标:本项目以培养“双师型”高校教师为目标,围绕高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将智能软件技术、新一代信息化技术与培训内容深度结合,通过示范引领、创新机制、重点推进、以点带面,发挥培训基地优势切实提升本校教师队伍和合作企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从而促进高素质专业的教师队伍及企业高新技术团队的建成。

    主要内容:培训方向主要分三个方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

    预期成果:本项目使教师队伍及企业工程师能够具备扎实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实践能力,增强企业技术团队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加强知识共享等模式,将长效培养的发展理念融入高校及企业考核、评优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激励教师及企业员工加强自我修养,在校企之间汲取多项技能。拓宽学员在产教融合中的发展空间,使“双师型”教师队伍既能够担当企业内部的技术骨干、产业导师,也能够成为跨行业、跨专业的技能管理人才。
  • 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阮老师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智慧农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审核中
    项目背景:《数字农业运营管理》课程已在我校2020—2021和2021—2022两个学年的课堂上完整展现,从学生们的反应来看,大家表现积极,显示出了对数字农业运营管理浓厚的兴趣,课程效果良好。同时,我们在沿用此教材主要内容的同时,积极进行教改,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立志将《数字农业运营管理》课程打造为我校的农林经济管理类示范课程。
    本课程的讲授内容包括数字农业运营管理相关技术及基本知识、数字农业流程重组、数字农业知识管理、数字农业运筹优化、数字农业网络经济、农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等,目的是使学生从战略能力规划、流程选择与设施布局、具体作业设计、选址规划与分析、质量管理、营销模式创新等方面了解数字农业运行。打造《数字农业运营管理》示范课程,有利于学校乃至社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战略思维,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能够从事农业学科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项目目标:我们团队本着认真的态度,结合近几年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教学改革实践,致力于在智慧农业领域出版一本富有价值的教材,并将数字农业运营管理课程打造为国家级的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示范课程。

    主要内容:完成《数字农业运营管理》教材撰写及出版、形成《数字农业运营管理》示范课程,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加强智慧农业课程体系建设,打牢专业基础,发挥课程效能。

    预期成果:
    1)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三农情怀,掌握扎实数理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卓越人才。
    2)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智慧农业”教学体系,打造学校、企业深度合作的“教学—实践—应用”人才闭环。
    3)形成并完善高质量《数字农业运营管理》课程教材;内容包括课程大纲、教师授课教案、典型教学案例和习题等。将课程打造为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国家级示范课程。
  • 07
    大连理工大学
    软件学院
    原老师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基于区块链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改革
    审核通过
    项目背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三年级的专业必修课,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捕获并准确定义用户需求,进而给出满足复杂需求的软件解决方案,这是软件开发整个生命周期中最关键和最困难的内容,也是本课程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项目目标和主要内容:本着校企融合,采用建构主义为建设理念,提高综合素质并获得工程实践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块链教学实践案例
    本项目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改造现有案例,加入了区块链的技术,利用去中心化、高度信任、多方共识机制和可追溯性等特点的技术,设计了积分营销、合同存证、智慧农业、煤质检测等近10项案例,案例中充分体现了整个项目从需求到设计的整体方案,并配置了相应的考核点,分成初中高级三级考核,强调结果导向,能够为不同的课程和不同层次的院校所共享。
    (2)针对学习过程进行追溯与监管
    本课程是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学习中会产生很多学习数据,以往对这些数据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对其学习过程追溯也没有有效的手段,区块链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可追溯性。区块链中的所有数据信息都以区块为基本单元保存,并且每一区块包含前一区块的全部信息,使得区块链形成分布链式结构。同时,每个区块头部均含有标记区块生成时间的时间戳,又使链式结构能够以时间顺序进行排列。以上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得区块链中的数据信息具有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本项目将学生的学习信息和资质证明等按照获得的时间为顺序储存在区块链这样一种具有分布链式结构的数据库中,可以使学生所在的高一级学校、就业单位以及其他需要查验信息的第三方部门等等均可快速、便捷地获取到学生的相关教育信息,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合理存储,而且有效节约了信息的查验成本。此外,区块链中学生教育信息的可追溯性,可以降低获取虚假、不实信息的可能。
    (3)赛教融合
    本项目将有效利用校企资源进行赛教融合,组织队伍参加互联网+等大赛,通过高水平的竞赛提高教学的高阶性。

    预期成果:
    (1)建设10个左右具有示范性的区块链教学实践案例;
    (2)利用区块链追溯技术完成学习者全过程跟踪预评估;
    (3)能够将本项目进行有效的推广与宣传。
  • 08
    大连理工大学
    软件学院
    赵老师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课程建设
    审核通过
    项目背景:当前国内高校开设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相关课程大都是面向新生课的普适性内容介绍,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不够深入。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大数据课程面向本科大三学生,学生有一定的前期知识基础,所授内容应该更加深入,因此需要此次教学课程建设。

    项目目标:《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课程建设的目标是重点培养具有以下三方面素质的人才:一是理论性,主要对大数据处理中的模型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二是实践性,主要是处理实际数据的能力;三是应用性,主要是利用大数据的方法解决具体行业的应用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具有学科交叉、知识融合,能解决具体行业应用问题的能力。
    改革后的课程以大数据生命周期为主线,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初识大数据、大数据采集、大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存储、大数据计算、大数据挖掘、知识图谱、大数据安全、大数据可视化以及大数据应用十个部分,并设置大数据医疗、大数据交通、大数据法律、大数据金融、大数据自然资源等和大数据实际应用相关的综合实践教学案例。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大数据实际处理、分析中来,提升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和领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学生团队的协调和工作能力,直观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以后的求职和工作。

    主要内容:(1)在现有《大数据导论》、《云计算与大数据基础》、《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处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重新组织规划教学内容;(2)改进现有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课堂讲授为主,课后作业为辅。课堂教学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和学生自主讲授环节;增强学生团队协作、分组讨论;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课程资源并与同学分享;增强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互动,以及研究所资源的分享;增加学生实践环节,参与实验室相关项目,面向领域主题完成分组实践,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的融合应用。

    预期成果:(1)针对教改内容,编写新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教案材料;(2)设计8个面向大数据特色内容的教学实践案例;(3)出版大数据技术课程教学相关书籍,发表教改论文。
  • 09
    北京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夏老师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区块链技术原理与应用》示范课程建设与实践
    协议已确认
    项目背景: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布局区块链产业,发挥其在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区块链技术作为国家新基建中重要技术之一必将得到较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区块链产业必将迅速发展,区块链技术人才短板急需补齐。因此,区块链技术原理与应用的课程建设是为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变革和数字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开设的必要专业。但是,由于技术发展的阶段性,目前课堂讲授的区块链技术应用课程体系还不成熟,侧重于对区块链理论的介绍,与产业场景的对接往往浅尝辄止,与思政的结合也不够,伴随着区块链技术在各行业产业的深入融合以及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的提高,当前区块链技术应用类课程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课程教学的综合性和融通性要求。因此,课题申请人以加强区块链技术原理和行业实践相结合为目标,围绕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方法和实践设计等方面开展示范课程建设研究,使学生掌握区块链的相关基础理论、技术和场景设计,树立技术赋能产业和创新创业的意识,并重点讲解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应用,激发同学们对我国社会制度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鼓励同学们警惕一味的拿来主义,为解决我国的卡脖子问题努力学习,发扬新一代愚公精神,相关专业的同学能够投入到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开发。

    项目目标:(一)结合大连捷径科技有限公司的资源特色及本专业优势,建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资源,探索基于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通过推动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最终呈现完整的在线课程和实际教学运行及配套的示范教学资源,同时形成相关的研究论文或指导教材。
    (二)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培育技术赋能产业优化的思维方式以及多学科协作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掌握区块链的基本技术特征、优势及赋能场景,具备能对具体产业瓶颈加以提炼,进行系统分析及赋能优势匹配,并应用计算机实现的能力。

    主要内容:区块链技术应用与区块链技术原理及产业场景应用密切结合,要学好这门课程必须注重对区块链基本技术原理和特征优势的掌握。当前的区块链技术应用课程,或偏重基本理论和一般场景的教学,忽视了技术赋能思维、场景特点挖掘能力培养及思政建设,对经管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完全适用,无法结合技术发展趋势真正实现“理论—理解—应用”之间的有机连接,违背了综合化、现代化人才培养的理念和要求。也因此,本课题以“思政+理论+考核+实验”为主,作为主要建设内容,将思政建设、实践案例引入到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教学中,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一体化教学。

    预期成果:(一)建设符合项目各项要求的高品质在线开放课程及其相关的示范教学包,学时不低于 32、视频不少于 300 分钟。
    (二)形成 10000 字以上的《区块链技术原理与应用》示范课程建设报告,并形成相对完备的在线课程要素,包括视频、PPT、教学设计、教案、作业、考试等课程资料。
    (三)项目负责人保障项目进程,保持双方每月定期进行双向沟通和交流,并在协议规定时间内结项。
  • 10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
    葛老师
    师资培训项目
    现代产业学院下基于校企合作的《人工智能》课程建设实践
    审核中
    项目背景:当前,人工智能对社会和经济影响的日益凸显,各国政府也先后出台了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目前,包括美国、中国和欧盟在内的多国和地区颁布了国家层面的人工智能发展政策。2018年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行动计划》提出,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到2020年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项目目标:本课程长久以来基于TOPCARES方法学和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法建设,并获得了多项称号,项目建设有一定基础。本项目参与人具有多年的教育和工程经验,本项目对应用型本科《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来讲,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项目在现代产业学院大趋势下,基于校企合作,计划引入企业导师上课的模式为课程增加看点和吸引力,为后续课程设计和改革提供思路和手段。并且,一方面解决课程本身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学生对人工智能产业了解少的问题。

    主要内容:1、课程内容优化和特色植入;2、更新教学设计;3、提升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
    《人工智能》课程已被评为《2020年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本项目将继续深化改革,植入特色,突出课程内涵建设,形成需求一体化的课程与项目资源。

    预期成果:1、参与师资培训,将培训产出融合到课程中去;2、企业导师入校完成课程讲授;3、发表0~2篇论文。
  • 11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医学信息工程学院
    王老师
    师资培训项目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类DApp软件开发师资培训
    审核通过
    项目背景:2020年10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加强规范引导区块链技术与医疗健康行业的融合应用,加强数据互联互通和数据溯源,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医疗联合体、个人健康档案、电子处方、药品管理、医疗保险、智慧医院管理、疫苗管理、基因测序等方面的应用。充分体现和发挥区块链技术作为信息互联网迭代发展为价值互联网的核心优势,成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促进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项目目标:(1)通过研究与实践,总结区块链的各个核心技术内涵以及典型开发路线;(2)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总结基于以太坊的区块链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机制,以期对医疗信息的安全、管理效率都产生积极影响,为我国医疗信息数字化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和经验;(3)通过研究与实践,开发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基于区块链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为区块链技术在医疗行业深入应用提供借鉴经验。

    主要内容:考虑到目前的疫情形式,本次培训可以灵活采用“线上”或“线下”的方式进行。具备培训内容如下:
    (1)通过比较分析比特币、以太坊、Hyperledger 等不同区块链架构的异同,筛选出适合本系统的区块链框架、共识算法,掌握区块链技术在全球的落地应用方向和在行业的最新进展。
    (2)DApp 系统设计。首先描述了去中心化前提下业务模型以及功能需求,从而根据其业务特点对现有的区块链技术进行选型,选择适合业务开发的区块链网络。然后进行系统整体架构设计、网络模型设计、证书管理模块设计、数据上链模块设计、智能合约模块的设计五个方面展开详细的设计论证,最终形成整体设计方案。
    (3)系统的实现。首先根据系统的设计方案构建区块链网络模型,然后在自己搭建的区块链网络中按照之前的设计方案,编写相应的代码对各个模块进行实现。

    预期成果:(1)师资培训研究报告1份;(2)独立完成区块链技术 DApp 的设计并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完成区块链项目实操和创新设计。
1 2
校外实训基地
捷径科技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始终站在行业的前沿风口。深知行业最新动态与信息。能够为以理论为重的高校学生带来更多新鲜信息,市场视角,前沿技术。“校外实训基地”填补了学生从校园到社会“学到用”的沟壑。
“校外实训基地”由捷径科技提供实训场地、设备器材、校外讲师。高校根据自身需求,组织学生统一进入基地实训。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并进行挂牌仪式。根据高校实践课程安排约定基地使用时间。也可以以“学分置换”的形式,统一拟定校外实践课程大纲,置换校内实践类课程学分。同时,适用于创新创业大赛指导(如“互联网+”、“挑战杯”)、毕业设计指导等。
微专业课程
“微专业”是以快速、集中培养的方式,通过五门~十门左右的核心课程的学习,能够快速达到某一领域的工作技能要求,使学习者快速就业,弥补大学专业设置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匹配问题,“微专业”是从就业岗位和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以学生职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



“微专业”是一个专业体系的课程,而不仅仅是一些零散的课程。学完这样一个课程体系,学生将对这个专业方向基本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具备实战技能。捷径科技依托自身区块链技术优势已开展区块链“微专业课程”,与高校共同培养创新意识、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区块链产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企业订单班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2020〕111号文件《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进一步开展订单定制培养工作的通知》,省内普通高校2020级学生,订单定制培养比例要达到招生总数的25%以上,今后按要求逐年提高订单定制培养比例。为满足高校订单定制培养目标;更好升级学生培养、就业模式;同时满足捷径科技及联盟IT类企业用人需求。捷径科技打造行业“企业订单班”项目。
捷径科技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供技术专家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双方签订订单定制人才培养协议。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职业技能认证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人才兴国战略,促进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把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推进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紧紧围绕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认真实施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强化品牌意识,加强指导监督,注重质量提升,为行业持续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

捷径科技高度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已成为区块链专项技术和区块链开发工程师的认证机构。